导航菜单

数说名师

王子卓

Zizhuo Wang

杉数科技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

原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期刊现任编委

曾任《Management Science》

《Operations Research》等期刊编委

研究领域:

数据驱动决策问题、随机和鲁棒优化、定价和收益管理

简介:

王子卓教授于2007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2011年取得斯坦福大学金融数学硕士学位,2012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并多年获得斯坦福杰出研究生奖学金。之前曾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

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筹优化和运营管理,特别是在消费者行为、商品定价和市场量化营销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王教授在运筹优化和管理科学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过超过40篇文章,在国内国际会议上多次应邀进行报告,并担任多个国际管理科学期刊编委。王教授曾获得多项运筹优化领域学术奖项,并多次组织国际学术会议。自2012年起,王子卓教授曾获得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的资助。

除在学术界以外,王教授在工业界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在美国时曾长期参与IBM定价项目,为企业大幅提升收益,曾为希捷、美国运通等做过项目咨询,也曾在华尔街量化基金担任过研究员。2016年起,王教授与他人共同创立杉数科技并担任CTO。近五年为国内超过一百家大型制造、消费品、零售、物流企业提供数据决策方案和系统,帮助企业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Q: 您19岁大学毕业,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能分享一下您的读书经历吗?

A:我11岁上中学,就读北京八中少儿班 *。少儿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项目,主要招收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以四年时间读完中学,所以我中学比一般同学早三四年毕业。之后我考取了清华大学,因为我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大学我就选择数学专业。刚读大学的时候对未来学业的规划还不是特别清晰,只是想着把课程学好。

我学习生涯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是在大三下学期,那个学期我遇到了我后来的博士生导师叶荫宇老师 (国际最知名的运筹学专家之一、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冯诺依曼奖首位华人获奖者)。叶老师当时到清华大学教授优化和运筹学的短期课程,在听了叶老师的课后我开始对优化和运筹学很感兴趣,主动找到叶老师希望跟着他做研究。叶老师给了我一些课题,幸运的是我利用整个暑假做的研究结果顺利地获得了叶老师的认可,之后我跟随叶老师到斯坦福深造,开始正式走上研究运筹学的道路。

回顾整个学习经历,我觉得兴趣很重要。对我自己来说,我是机缘巧合遇到叶教授、听了他的课程才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很鼓励同学们多去听一听各种讲座和课程,尽可能多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通过 多接触多了解才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北京八中少儿班又叫神童班,是北京八中自1985年起设立的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

王教授作为优秀校友在北京八中百年校庆活动上致辞

Q: 您刚刚提到叶荫宇教授引领您走向运筹学的道路,您如何看待导师对学生的影响?

A:对于读博、做学术的学生来说,导师的影响当然是最大的。第一个方面是 导师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研究方向。第二是 导师会影响你做学术的态度和和方法,甚至是做人的方式。

导师自己对研究领域以及科学的执著和热爱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因为做研究最重要的还是本身对研究的东西有强烈的兴趣、纯粹的热爱。我的导师已经70多岁了,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仍旧无时无刻不思考研究,生活中甚至吃饭时都经常在想问题、和我们讨论——你能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真正的热爱。这些在学术上真正有成就的人,你能看到他们对待学术的态度是不同的,对于他们来说做学术不只是一份工作。

另外,做学术的基本原则是严谨、正直、不弄虚作假。导师需要以身作则、对投机取巧零容忍并细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老师的言传身教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学生在读博士的四五年时间里,每天都要和导师打交道,这种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所以我认为学生对于导师的认可也很重要,导师应该是你真正尊重和景仰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是你很好的学习对象。

与叶荫宇教授的合影

Q: 您的研究领域是运筹学,曾在多个国际顶刊发表文章、担任编委,也曾获得多项学术奖项,您能讲讲您做科研的心路历程吗?您对科研的见解和感悟又是怎样的?

A:前面讲过选择运筹学是因为上了叶老师的课,但确实我很早就对运筹学相关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运筹学本质上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从小就很喜欢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得过一些奖,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运筹学,后来才明白很多都与运筹学相关。运筹学与数学建模有很强的联系,但运筹学更系统一些,探索的是如何更好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兴趣,需要有主观能动性。一个好的研究者一定是自己有兴趣自发去想问题,希望在逻辑上能够详细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学术领域的问题不一定非得很大,但需要做研究的人有求知欲、探索欲。每天脑子有无数问题、无数事情想要弄清楚的人会比较适合做科研,科研工作会让他/她非常充实。最忌讳的是把研究问题看成是他人给的任务,把研究和探索当作一个负担或者老师留的作业就很难得到好结果。

做科研的过程往往是很枯燥的。从你觉得问题有意思,到真正把问题想清楚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科研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严密的思考,所以需要 对科研真正感兴趣以及有很强的毅力才能够坚持下去。

另外 科研也需要有对完美的追求。至少我看到的绝大多数做科研的人,对完美的追求是超乎一般人的。企业的工作有时候可能不需要追求细节完美,只要最终结果有效,但在科研里,一篇论文里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词汇都要想得非常详细,需要做到绝对的精确。

王教授在2019年香港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大会做报告

Q: 近期国际运筹学顶期《Operations Research》发表文章Topic, Impact, and Trends from 1952-2019评价您为“the leader in the second largest research cluster for pricing research”,您的科研团队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基金资助的,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吗?

A:我的研究方向大的来说就是运筹学,具体的两块刚好对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和运筹学期刊上所提到的内容。

我的一个研究方向是稍微偏理论的基础研究,这一块我主要研究数据驱动的、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现在我们很多时候讲大数据都是假设数据有了之后再进行决策,但很多时候数据的生成本身就和决策相关,这种情况下收集数据和决策要一起进行。我最开始研究这个方向是在读博士的期间,那个时候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还没有那么火,我早期做了一些“在线学习”的研究,现在看起来在机器学习领域里还是比较基础的工作。我目前仍然在做不少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数据缺乏和模型变化下的在线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也是这个研究方向。

我另外的研究方向是定价与收益管理,属于运筹学在商业里的应用。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一些优化和数据的方法帮助企业做更智能、更科学的定价和营销决策。这其中一些重要的环节包括刻画消费者的行为,如价格敏感度、面对多个商品如何选择、是否会参考其他价格以及其他消费者等,以及在对应的情形下如何去做决策。很多问题来源于生活中和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我就把运筹学的方法应用进去,得到一些结果。这一块也是运筹学过去十年来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做了一些工作,也很高兴大家对我研究的认可。

《Operations Research》文章

Topic, Impact, and Trends from 1952-2019

Q: 您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团队和学术上的合作吗?

A:我目前带的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博士后都有。我比较喜欢和他人一起合作,这些年来我大概有近百个合作者。与人合作 不仅可以碰撞出许多新的想法,还会建立深厚的友谊,彼此成为很好的朋友。

我的合作对象大部分是学生和年轻老师,其中有不少本科生。我会在合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寻找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希望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做研究有更好的了解,也对运筹学这个领域有更好的了解。虽然有时需要花费

相关推荐: